福籽凝聚青春梦,共绘民族大团结——学院开展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学生活动纪实
来源:学工处
发布日期:2025-03-23
浏览:106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我校于3月全面启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全体学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系积极响应,围绕“福籽同心爱中华”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共同编织了一幅民族团结、和谐共融的美好画卷。
班会座谈,筑牢民族团结思想根基


月初以来,各系积极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引导同学们了解身边民族团结的故事、学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和内涵的认识,明晰其重要意义。
教育系以“福籽同心,合同爱校”为主题,于3月12日召开了民族学生座谈会。会上,师生们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意义。

与会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学习与生活经历,分享了心得与感悟,并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这场座谈会不仅增强了民族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更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与此同时,食品系在行政楼407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学生座谈会。会议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与交流,鼓励各族同学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师生们围坐一堂,畅所欲言,详细了解了大家在饮食、住宿、学习等方面的适应情况,为后续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会议进一步拉近了师生距离,促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融合,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欣赏。
创意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设计系与管理系、信息系共同联办了“匠心传文脉·共绘共同体”民族手工艺创意体验节。3月12日,百余名少数民族同学与党员教师、团员青年们齐聚1#学生公寓“一站式”学生社区前操场,共同参与了流体熊彩绘、植物拓染等八大手工体验活动。


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协作共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场体验节不仅让同学们领略到了民族手工艺的精湛技艺,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志愿服务,践行雷锋精神守护绿水青山
信息系与食品系联合开展了“雷锋精神永不朽,福籽同心护江河”河小禹志愿服务活动。3月19日,来自仡佬族、维吾尔族、藏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同学们齐聚延平区小鸠村附近河岸,手持垃圾钳、垃圾袋等工具,沿着河岸仔细清理垃圾。


他们的身影在春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雷锋精神,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更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的根基,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
知识展览,领略多元一体民族格局


学院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知识展览”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知识,让师生们在欣赏展览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展览现场,不少同学驻足观看,互相交流心得,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创作竞赛,抒发民族情怀艺术心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主题月书法绘画暨手工艺作品比赛”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同学们以笔为媒,以画传情,通过书法、绘画和手工艺作品等形式,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一幅幅作品主题鲜明、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艺术才华和民族情怀。比赛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让艺术创作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载体。
今年的主题月期间,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各项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认同,更激发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热情与决心。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秉承“福籽同心爱中华”的理念,不断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中永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