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璐宁同志学习心得体会
来源:食品系 发布日期:2018-10-27 浏览:4493次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把思政工作贯穿全程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说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在今年的教师节,习主席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针对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学院和系部高度重视,在学院和系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系做了师德师风工作方案。

在教师方面:广大教师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取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坚决遵守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即:

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

不得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不得有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不得有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不得有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不得有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

不得有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在学生方面: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讲话中,特别强调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把强调了劳育教育的培养。而劳育教育包括劳动观念教育和劳动技能的培养。目前我们学生普通存在劳动价值观的误区,主要体现在:1.不爱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学生们的独立性和自理性较差。2.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对自己没有好处成为劳动过程中考虑最多的问题。3.劳动价值取向享乐化,他们心态浮躁,自我约束差,不愿意踏踏实实学习工作,也没有人生奋斗目标。同时劳动水平有待提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系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探索劳育教育模式。一是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教育。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和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人人爱劳动,人人会劳动的和谐校园气氛。二是劳动技能教育。主要针对学习过程中的接触到的实训室、实训仪器设备等,学会整理、清理等,也就是管理学说的5s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社会贡献,立足于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体系。高校教师是一个培养人才,塑造人才的职业,其道德思想会在工作中一点点渗透到被教育者的行为习惯上。因此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具有合格的教育道德理念,散发高尚的道德人文关怀。总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从而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人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民教师”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