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不仅是课堂教学观摩与交流的宝贵平台,更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加强教师间相互学习的关键途径。5月7日下午,学院集中组织开设了8节校级公开课,学院领导、教务处负责人、各系部党政负责人、院系两级督导员、专任教师、辅导员、兼职兼课教师等150余人前来现场观摩。
在此次活动中,八位教师分别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公开课,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教学盛宴。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星晨在3号教学楼301教室开设了一堂主题为《破晓之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何以照亮中国?》的公开课。王老师紧密结合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在课前发布任务,课中采用任务链与问题链双驱动,课后以理实相结合的方式巩固课堂知识,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了新民主主义形成的依据。整堂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参与度高,通过AI技术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郭文艳在3号教学楼102教室开设了一堂主题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公开课。郭老师采用问题链的教学思路,通过“国家安全是什么—为什么要重视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什么—贯彻十年成效如何”的问题链提纲挈领,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视频展示和互动交流,引导同学们思考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和科学内涵,引导学生做国家安全教育观的自觉建设者和践行者。
信息系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叶文全在3号教学楼504实训室开设了一堂主题为《插槽》的公开课。叶老师紧密结合前端开发岗位需求,将知识点融入商品管理项目,通过4个小任务完成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据、渲染解耦对组件复用的关键作用,掌握了默认插槽、具名插槽、作用域插槽的使用方法,提升了学生组件封装能力。整堂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师生互动良好,技术线与思政线并行,既深化了学生对Vue组件化开发技术的理解,又为其未来从事前端开发岗位奠定了扎实基础。
食品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郑辉红在2号厂房工业设计实训室开设了一堂主题为《分拣单元的拆装与调试》的公开课。郑老师结合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岗位需求,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将本工作单元的任务拆解成五个子任务,通过“引、探、释、练、评、拓”六个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掌握分拣单元的结构、原理和PLC程序设计方法。整堂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层层递进,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设计系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师赖莉琼在3号实训楼203教室开设一堂主题为《客厅空间色彩设计》的公开课。课程围绕“色彩组合方式”和“室内空间配色法则”两个知识点展开,教学实施过程设置了“知任务-提问题-探原理-强技能-究方法-固本领”六个步骤,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实训演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客厅空间色彩色彩。在探究原理环节,赖老师详细讲解了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强化技能部分,她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为客厅空间进行色彩搭配设计,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配色法则的理解。最后,通过总结方法与巩固技能,学生不仅掌握了客厅空间色彩设计的技巧,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提升了个人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设计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师黄莹在3号教学楼602教室开设了一堂主题为《非遗元素结构与创意主题的分析、构思过程——完善设计构思的过程》的公开课。黄老师教学实施过程中遵循“分层递进,思政贯通”的原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为课堂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提供预习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元素与服装设计的结合点。课中采用五环教学模式,包括导任务、汇任务、探任务、学任务、练任务等环节,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提升。课程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与活动如作品赏析、解构方法、线上互动、校企融通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管理系工程造价专业教师邓椀升在2号教学楼303教室开设了一堂主题为《资金时间价值》的公开课。邓老师通过“双任务驱动+思政融合”教学模式,呈现了一堂兼具专业深度与育人温度的公开课。课程设计了 “教师引导—领悟新知—任务实操(分组竞赛)—课堂辩论”四个环节,采用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借助学习通、deepSeek等软件,以“购房贷款决策”与“工程项目投资比选”为双主线进行任务角色扮演,并围绕“利润vs社会责任”展开辩论。引导学生掌握运用资金时间价值的内容完成方案计算进行决策的核心技能,同时提升思政认知。整堂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参与度高,通过多元互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经济决策能力与职业道德意识,助力培养“精技术、懂经济、有担当”的新一代工程人才。
管理系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陈震熹在2号实训楼301教室开设了一场主题为《建筑工程项目沙盘模拟-世纪大桥项目策划与分析》的公开课。此次授课活动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展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陈老师紧密贴合建筑工程岗位的实际需求,通过“任务导入—知识讲解—实操训练—成果展示—总结反馈”五个环节,运用演示法、讨论法、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策划的核心技能。整堂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利用学习通AI助手的多元互动功能,有效增强了学生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与分析技能,为他们即将开展的综合实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开课结束后,各评课小组组长立即组织评课活动,老师们开门见山、畅所欲言,总结教学亮点,并针对性给出改进思路。
此次公开课活动为开课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现个人教学风采与专业素养的平台,有力促进了同行之间、学科之间以及不同教龄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教育教学经验的共享与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