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教师节
我们习惯对老师说“辛苦了”
但你知道吗?
在老师们看似平静的外表下
其内心戏多到
可以拍一部100集的连续剧!
今天,我们悄悄打开了
老师的“阅后即焚”短信箱
这些他们从未说出口的内心独白
第一条就笑不活了
最后一条却看哭了……
课堂上的“精分现场”:
我一边讲课,一边在内心上演108场大戏
@技能型老师:
@新手教师:
@资深教师:
@福州屏东中学数字艺术工作室负责人 赵林老师:“我有个小秘密:一开会就在本子上勾小人,比如把讲话的人画成一只蜜蜂,停不下来。平时看到人,也总不自觉地去分析对方的脸部结构和特征——这大概就是美术生改不掉的习惯吧!”
管理者的“内心搏击”:
我不是讨厌你,我是真的在乎你
@福州第八中学段长 王章老师:“作为段长,我的日常状态就是多线程,全流程,新征程。多个任务会在同一时间段汇集到我身上:领导的部署、家长的反馈、老师的求助……我需要同时处理N件事,感觉自己像只八爪鱼!”
“当孩子们因为被我没收手机而讨厌我时,我其实并不生气,我理解他们。因为我深知:做教育,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这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不容易。不过时间会证明一切,只要我们教育者初心不忘。”
@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段长 李亦岚老师:“高中阶段的自律本需要外力托一把,没收手机是帮他们挡住分散精力的干扰,这些‘铁律’不是为了‘管’住他们,而是为了帮他们在最该冲刺的年纪,守住学习的专注力。”
@匿名班主任:“从教20多年,我的最大变化是包容心越来越强了。从教的最初几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总觉得学生不应该犯错。记得有次让一名学生罚抄《伟大的悲剧》,其实当时看到他抄了好几页,我心里五味杂陈,但那时候的想法是不处罚不足以让他产生触动。现在,我更愿意去了解孩子犯错背后的原因,去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那个上课睡觉的学生告诉我,他从小到大上课都犯困,但保证以后会主动站到教室后面保持清醒——这是多乖的一个孩子,很让人心疼。我能做的是联系家长,调整好孩子的作息,而非简单指责。”
职业教师的“匠心独白”:
我要教给你的不只是技术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 张玲老师:“从前的‘好老师’是把课讲明白,现在不仅要‘会教’,更要‘教好+带会’。讲编程时,不能只讲指令,要结合企业里常见的零件加工案例,告诉学生‘这段代码在车间里实际怎么用、容易踩什么坑’。”
“对我来说,最好的教师节礼物,就是看到同学们把数控这门‘实干手艺’学扎实的模样——亲手加工出合格零件时的成就感;遇到难题时不放弃的劲头;毕业后发来‘老师,我能独立负责生产线了’的消息……”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陆晓莉:“很多高职学生带着‘高考失利者’的标签入学,缺乏自信。我做的第一件事,永远是帮他们重建对未来的信心。我们从事思政教育的,明白技能的重要性,但更加懂得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对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那些忍不住泪目的瞬间: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
@历史老师:
@福州屏东中学数字艺术工作室负责人 赵林老师:“我时常收到学生送的礼物,比如奶茶、自制蛋糕或家乡美食,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别具心意的举动:有学生上摄影摄像课后把偷拍我的照片做成一整套表情包,生动有趣,连我自己都在使用;还有学生把多年前课堂上的点滴集结成册,在10年后送给我,情意深长。”
“最令我感动的是,当我突发脑溢血送手术室时,二十多名学生赶到医院,7个多小时一直守到手术结束、确认我平安才陆续离开。这些瞬间,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幸福与温暖。”
最后的心声:
为什么我依然选择站在讲台上?
@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段长 李亦岚老师:“工作了19年,当了17年的班主任(含年段长),我对这句话的感受越来越深——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匿名班主任:“从教20年,与其说是陪伴学生成长,不如说是老师的自我蜕变。很高兴能够在孩子们的青春阶段遇见他们。那个成绩不好但总是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的劳动委员;那群在三坊七巷为西部贫困地区义演筹款的孩子(我悄悄往募捐箱里放了一百块钱,没告诉他们我来过);那个靠大家帮助走进中考考场的学生……”
“陪伴一程,给予信心,希望孩子们能拥有面对未来不可知困境的勇气——这就是我为什么依然站在这里的原因。”
今天,我们不想再说
“老师,您辛苦了”
我们想说:
“老师,我看见您了。”
我看见您严厉背后的温柔
看见您疲惫背后的坚持
看见您平凡背后的伟大
这份“无声的告白”
或许迟到了很多年
但希望它能穿过岁月
温暖每一个
曾在我们生命中出现过的您